2014
08/08

Category:
書香世界

COMMENTS:
No Comments »

稀薄世界的極限.聖母峰之死

分享..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+Email this to someone

剛看到這本小說的時候,我以為它就是本小說,就是跟其他的冒險小說、登山小說等等之類的差不多。過程也許緊張,也許刺激,但就是個作者虛構的故事,就當做看了一場戲,一場電影。

但等到翻開後,從作者的前言中,我突然明白,這故事是真實存在的,是確實在1996年發生過的。尤其當發現山難中也有台灣登山隊的那一剎那,我的寒毛豎起。因為,接連幾天,颱風、空難、地震、爆炸,災害不斷,早已讓人悲痛不已。而在這樣的時刻,翻著這樣的過去,心情變得好凝重。

聖母峰之死
Into Thin Air
作者: 強.克拉庫爾
原文作者:Jon Krakauer
出版社:大家出版社
getImageCAHUSSUI

作者,是《戶外》雜誌的記者。同樣身為撰稿人,我瞭解對於寫作的狂熱,以及寫作的內容,往往來自於對某種喜好的愛戀。作者,能成為《戶外》雜誌的記者,就是因為熱愛登山,無法克制對山的蠱惑。這樣強烈的慾望,讓他無懼於山的多變,決意登上聖母峰的顛峰。

故事的開始,很平常。因為隨隊採訪,就是許多採訪記者會做的事,只是這回是跟著挑戰聖母峰的登山隊。但雖然平常,作者在故事中穿插著許多關於前人趴爬聖母峰的記錄,以及關於掌管聖母峰入口、收取高額許可費的尼泊爾的發展,讓過去不僅僅是故事,更增添了許多知識性的內容。

過去,總聽聞台灣高山的美麗與多變,猶記得多年前有次登玉山的機會,山雖美,但稀薄的空氣讓我走起來氣喘吁吁,每一步都沉重了許多。但是在聖母峰,最初階的基地營就標高5270公尺,之後從一號營的6035公尺到四號營的7906公尺,更是一個完全無法想像的稀薄世界。這趟旅程約需兩個月,期間作者出現遲緩、虛弱、疲倦、劇烈咳嗽等高山症狀,還有因為寒冷讓手指皮開肉綻,但這些苦痛,並無法澆熄登頂的慾望,不過也大大地縮短了和死神的距離。

登頂,該是喜悅的,因為那是夢想的達成。在回頭路的傍晚,一場暴風雪的來襲,反而成了這趟旅程的最高潮。死神化身為極寒的爆雪,拂過坡頂上的隊伍,在缺氧及疲憊的夾擊下,一個個凍結他們的生命。總計,十二。

在書裡,作者對台灣隊有著諸多批評,像是不專業、不夠格,甚至認為領隊要對此付很大的責任。不過,死者無法表達意見,台灣領隊也認為作者寫了許多與事實不符的內容。而我則疑惑著,在作者認為自己頭痛劇烈、昏昏沉沉、出現幻覺、呼吸困難的狀況下,真的能夠詳實地記錄一切?

但是,在那樣的處境中,能夠存活,已屬奇蹟。近距離接觸死亡的生還者,承受的壓力更是無法想像。看到書尾,我突然有一種可以大口喘氣的感受,因為光是透過文字,那逼進死亡的挫折,就足以讓人忘記呼吸。

透過這本書,我再一次領略了生命在大自然中的渺小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