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
11/07

Category:
聚靈小館

COMMENTS:
3 Comments »

好文共享★你看見什麼?

分享..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Google+Email this to someone

你看見什麼  
2007-11-07 00:00   人間福報
 
人是理性的動物,亞里斯多德這句話不能說沒有道理,但是卻也沒有能充分展現出人的多元性與豐富性,雖然這樣的多元性與豐富性並不必然都是正面的。例如,我們也可以說,人是偏見的動物,而且是偏見根深蒂固的動物。如若不信,請閣下試著回答以下的問題。

現在,請你往前看,然後告訴我你所見為何?請看清楚題目,我只邀請你用「看」的而已,非常簡單而純粹。想好答案了嗎?好!現在我們看看謎底。為方便起見,請容我以上課的回答為例。學生的回答是:黑板、文字、圖畫、老師等種種的對象。接著,我重新強調是「看」到的而已,不准用其他的方式或內容滲入其中,其結果並無多大的改變。讀者諸君以為這些答案正確否?答案是否定的!我們根本沒有「看」到我們所說出的那些東西。為什麼呢?

請注意,我們的前提是「看」到的對象,此時,我們自問:眼睛所接觸的東西為何?不過是一些光線、形狀、顏色的組合罷了。當我們說看見黑板、圖畫時,我們已然加上了經驗、想像、知識等種種的條件,而後才有種種物品的出現。易言之,我們是經由過去的經驗、知識、習慣,將眼睛所「看」的種種內容,給予一種綜合性的說明,而後才會有我們所看到的對象。果如此,那麼我們總是被一種自覺或不自覺的習慣、經驗、知識甚至情緒所左右,試問:這不就是一種成見嗎?人不就是一種成見的動物嗎?

真的!人的確是一種成見的動物,你我皆然。由於成見是如此根深蒂固,如此牢不可破,佛教的唯識宗才提醒我們要轉識成智,也就是通過自覺而察覺自身的盲點與偏執,進而由偏執中解脫出來,而獲得生命真正的自由與自在。一旦能去除成見的封閉,我們便能以一種全新的態度與觀點面對世界、理解世界、欣賞世界。以往,我們認為非如此不可的東西,此時,居然也容許再次的反省甚至開放,因為我們有了更寬、更廣的角度與視野,我們不再局限在單一的觀點,而能如事物之所是,還其應有的價值,不再是以自身的角度決定一切。

無執即無礙,無礙即解脫。《金剛經》如是說: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我們的心原本無執無礙,靈動如水,廣大無邊,如摩尼寶珠照破山河萬朵。道不遠人,我們就從身邊的小孩子便能得到印證。赤子嬰兒心靈純淨,未遭習染,對每一事物皆充滿好奇,並不先以好惡成見視之。正因如此,在我們視為平凡無奇之物,卻能使小孩子有極高度的興趣與滿足。一個盒子、一個小球、一個蛋糕,這樣的平常之物,卻隱藏無比的滿足與快樂,總是讓我們這些大人們摸不著頭腦,最後只好以稚子無知自解。其實,無知並不會使人快樂,無知只是無知。是無知背後的無執與開放,才是人生悅樂的泉源;是無執與開放重新找回我們的天真與自由,尋回我們的純潔與善良,這才是生命最美好的內容。

行文至此,想必閣下已然對自己的成見了然於心,而獲得無礙與自由。此時,當友人問道:你看見什麼?你或許會說,我看見某些光線、顏色、形狀等等,不!閣下的答案可能還是錯的!錯的?沒錯!

說真的,當哲學家並不容易,不但要能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本事與勇氣,也要有和光同塵行大方便的人間智慧。當所有人都沉睡在成見中時,哲學家提醒大家都只是在做夢,要適時清醒才能有正見正聞。然而,人並不是永遠在清醒中,人也需要休息與夢境的滋養,此時,哲學家也不允許太多吵雜與干擾。我們的意見是:當我們要發現成見、自覺成見,由成見中掙脫出來時,我們用「看」見什麼為例來提醒大家,此時是截斷眾流,也就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覺。然而,人畢竟是社會的動物,有其社會性的約定與習俗,我們尊重人,就要尊重其社會性。因此,當一般人問我們看見什麼的時候,我們當然可以像常人一般回答,如大樓、飛機等。兩種問題有二種不同的立場與意義,我們就要有二種不同的回答來回應不同的要求,這才是因時制宜的智慧,也是「無所住」的具體表現!

由此看來,真正的智慧並不是某種特殊的角度或內容,因為它們都是某種特定時空下的產物。反之,真正的智慧其實應該是一種自覺與自由,它使我們能如實地面對世界、理解世界、參與世界、欣賞世界。果如此,那些光怪陸離的花樣不可能長久,那些偏激躁進之論顯然是一偏之見,而自私自利、毫無慈心之人,亦只是成見的囚徒而已!真正的智慧一定是如實的正見,真正的智慧一定是慈悲的善行,真正的智慧必然散發純然的美麗。

不行!我還是想問:閣下看見什麼?

3 Responses

  1. aprillove 說道:

    我還在看…….

  2. SNOOPY麻 說道:

    天上人間苦與樂,自心造作自身受。

  3. ken131 說道:

    這是一篇文章.雖然還不太能理解個中的意思.但卻有種得到新知識的感覺.

    讓我覺得在看待每件事情,不要一開始就下定論.慢慢的去體會.這樣得到的.

    或許和一開始的見解不同,而會更好.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